一知半解有礙治療  提高預防癌症健康素養最實際?

特約

發布時間: 2020/10/23 00:00

最後更新: 2020/12/03 15:04

分享:

分享:

相信每一位醫生都有一樣的目標,就是為病人提供最合適的醫療方案,讓他們得到最佳診治,治癒疾病。但理想與現實總是有所出入,醫生為病人診症時,也會遇到不少難題,需要雙方合力解決。

隨着資訊愈來愈發達,病人可輕易在互聯網上搜尋到大量的癌症相關資訊,包括各式各樣治療方案的成效、副作用、後遺症、費用等,但臨床腫瘤專科李智仁醫生認為,資訊雖然是有助公眾增進知識,但是發放醫療訊息時必須十分小心,因為病人吸收太多未經證實、不全面或片面的資訊,未必是好事,「因為病人難有足夠的醫學知識去理解這些資訊,當病人對這些資訊一知半解,醫生就需要糾正病人並不全面的概念。」

糾正病人思維更困難

隨着醫學愈來愈昌明,嶄新的治療方法會針對不同病人的病況(如癌細胞特性、種類、期數等)與病人的體質,提供更個人化的治療,因此,同一項治療方法適合某病人,並不代表適合其他病人。對醫生來說,如果病人對某些治療方案有先入為主的看法,就有機會對醫生的診斷產生質疑,而醫生也較難去改變他們的固有想法。李醫生舉例說,「曾經遇過有病人因為聽說朋友成功用某一種療法治癒癌症,就認為這是最好的療法,對醫生其他的治療建議一概聽不入耳。但其實每個病人的病況與體質都不同,必須要由醫生診斷後,才能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。」

李智仁醫生認為,資訊雖然是有助公眾增進知識,但是發放醫療訊息時必須十分小心,以免病人對這些資訊一知半解。

如果病人對某種療法有根深柢固的想法,醫生會盡力解釋,使病人明白他們的認知並非完全正確。但目前的香港公共醫療體系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,病人往往要等候4小時或以上,才能與醫生會面5分鐘。但醫生要向病人講解的資訊卻有很多,「除了病情及治療方案的成效,還有不同的治療或藥物資助計劃,時間本已很緊迫,如果要再花時間糾正病人的偏執想法,對公立醫院醫生是很大的挑戰。」

李醫生認為,要糾正病人的思維,要從病人的角度出發,「先了解病人為甚麼會有這些想法,將他原本的認知與事實接合,借用比喻或化繁為簡等技巧,改變病人的固有思維,讓他明白我們會針對他的病況去建議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」說易但行難,尤其是各種癌病資訊包含大量醫學知識,難以在短時間內讓病人完全明白。因此,李醫生提醒媒體或機構在發佈癌症資訊前,必須要小心驗證,以免病人吸收了不全面的資訊而引起誤解,增加了醫生的診治困難。

察覺病徵及早求醫

事實上,李醫生認為部份市民的健康素養水平,並不足以理解深奧且研究進展迅速的癌症治療資訊,他認為應着眼於教育市民預防癌症的知識,以提升他們對早期癌症病徵的敏感度,「以乳癌為例,大部份病人都因為例行檢查或是觸摸到硬塊來求醫,因而驗出患上乳癌。如果他們不自覺硬塊是患乳癌的早期徵狀,就會延誤醫治,對自己或醫生都帶來更大的治療困難。」

乳癌徵狀較易察覺,病人容易自覺求醫,但有很多癌症如非小細胞肺癌的早期徵狀並不明顯或不突出,如果病人欠缺敏感度,以為只是小毛病而不及早求醫,就會錯過適當的治療時間。李醫生說,「初期癌症的治療方法如做手術是較好的方法,治癒率相對高,副作用輕微。一旦病人在癌症的中後期才求醫,醫治方法可能會更複雜,治癒率有機會減低,且醫藥費也可能較昂貴。」因此,病人應多關注身體的變化,定時檢查身體,當發覺有任何不適就及早求醫,醫生會因應病人的病情、體質及病人意向而對症下藥,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,讓病人得到適當的治療。

至於要更有助減低癌症患病率及死亡率,李醫生建議可從基礎教育入手,「如果從小培養兒童正確的健康知識,有助提升他們預防癌症及其他疾病的意識。因此,政府可考慮將健康素養訓練加插於中小學的通識課程當中,由公民教育做起,成效將更顯著。」

爲鼓勵市民認識健康資訊,本文章由MSD支持製作。
HK-NON-00177 Sep/2020

(資料由客戶提供)